孫玉清 近日,由安徽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孫玉清繪制的“寶島歸來兮,江山一統”書畫長卷完成創作,《寶島歸來兮·江山一統》圖或《臺灣回歸圖》是孫玉清用近40年歲月創作的中華文化九大藝術工程一一中華自然人文國疆地勢圖一一7500米《盛世牧歌·中國夢·萬里山河復興圖》卷三“生民·春天故事·江山一統”圖的局部。《寶島歸來兮.江山一統》圖(16米X1.8米)。以表江山必統之決心,并感召激發全球炎黃子孫的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衛國之行,確保鑄牢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踐行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新征程。 《寶島歸來兮,江山一統圖》是一卷具有原創性、開拓性、前瞻性史詩般的鴻篇巨作。畫家用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全景式描繪了天地人三位一體的自然人文史詩般的全息山水人物畫卷,該畫卷既有臺灣主島及其海域中的金門島、澎湖列島、綠島、釣魚島、赤尾島、彭佳島、蘭嶼等自然風光,又繪有捍衛國疆的戚繼光、鄭成功、施瑯等歷史人物和媽祖栓島、海峽臺灣回歸龍圖騰復興橋,海上長城等人文風光。 縱觀《寶島歸來兮,江山一統圖》畫卷,不難看出作者高超的中國畫技法和嫻熟的畫種皴法。畫卷中海洋的潑彩,島嶼山石的紋理線條,人物峰巒的布局等都是借自然之體,表人文之意。整幅畫卷達到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氣勢磅礴的藝術境界,不失為是一幅鴻篇巨制力作。 該圖不僅是在哲學思想指導下創作的,還融詩書畫于一體。該圖運用龍脈綿延圣草體書法題寫了以下兩首詩。 (1)望吾臺灣 二零二一年春,臺海起風浪,偶感風寒,大病不起,覺大期將至,故和同鄉先賢于佑任先生《望故鄉》以示兒。 葬吾于高山之巔兮,望吾臺灣! 臺灣之不見兮,淚漣漣…… 葬吾于高山之巔兮,望吾兄弟! 兄弟之不歸兮,慈母難眠。 葬吾于高山之巔兮,望吾同胞! 同胞之不歸兮,骨肉連,杜鵑啼血,遺恨綿綿到千年……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雷鳴電閃,雨雪風霜; 山嶺起松濤,海峽逐浪潮,心宇洪荒…… (2)江山一統 兩劫兩復一生離,九會三通終破冰。歷盡劫難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一母同胞不包容,天下何來手足情?九州不統家不和,國父九泉目難瞑。親合興邦千秋業,分崩離析萬古恨。鄭尊剛毅驅海盜,施君血戰歸疆土。鄧翁兩制求統一,連公大義謀福祉。兄弟姐妹盼歸程,一橋溝通兩岸親。兄弟同心力斷金,華夏復興家國情。 同室操戈兮相煎何急,分吾中華兮千古罪人。同胞團聚兮血濃于水,寶島歸來兮江山一統。 詩曰: 酌酒北斗飲歸途, 炎黃子孫心律同。 七子回歸國父愿, 江河改道禹王情。 天地悠悠何所盼, 日月滾滾共潮升。 黑發黃膚走世界, 誰敢小看醒獅行。 作為一位長期從事基層教育的工作者,孫玉清先生以藝載道,幾十年如一日,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偉大祖國的壯麗河山,歌頌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創造歷史奇跡,以詩、書、畫的藝術形式激發人們的愛國之心,砥礪愛國之志,感召愛國之情,凝聚愛國之力。早在香港,澳門還沒有回歸的時候,他就將臺灣統一復興后的中華民族全家福,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和盛世和諧之輝煌美好未來創作描繪了出來。正如他在畫卷中所題:中華民族,多族同胞;同胞共乳,同根共祖;親和凝聚,和睦相處;榮辱與共,風雨同舟;復興中華,使命共擔。 孫玉清,1961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中共阜陽市潁東區委黨校高級講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安徽省美協會員,安徽和諧傳統文化研究院理事,高級書畫師。先后求學于亳州師范、阜陽教育學院、安大中文系、武大哲學系、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師從著名詩人書法家陳樹良先生研習書法,師從中央美院著名山水畫家崔曉東導師研習國畫,師從中央政策研究室著名金石專家王治春先生研習篆刻。著有詩集《太陽日記》、《中華賦·民族魂》、《人類命運交響史詩》,散文集《原始物語》,小說集《升起明天的太陽》,劇本集《龍圖騰》、《絲路雪蓮》,哲思集《生民》、《全息命運共同體哲學新體系》,管理學《世界大商戰》,邊緣科學《生命天體》,畫論集《丹青詩史》,詩書畫集中華文化九大藝術工程——中華自然人文國疆地勢圖——7500米《盛世牧歌·中國夢·萬里山河復興圖》及世界文化五大藝術工程——地球村二百邦命運交響史詩——《地球村心靈家園絲路命運共同體生態圖卷》等。 《寶島歸來兮·江山一統》全卷 請把手機橫過來欣賞 |
注:© 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用于商業!
聲明:轉載或其他業務合作請聯系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