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通惠河畔陽光旭日,綠柳成蔭。6月30日,在主題為悠悠運河千秋事,浩浩宏圖萬代歌“畫”說大運河——2023 年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美術作品創作展在運河畔東辰民族藝術大廈民族文化藝術展覽館精彩開幕。文旅部藝術發展中心、朝陽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高碑店地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領導與26名知名藝術家共同參與,展覽展出了書畫作品70余幅。 ![]() 參展藝術家:(按年齡排序)張培武、楊永家、曹瑞華、李建軍、何三寶、鞠占圃、王愛軍、崔樹軒、馬勝利、騰 模、熊曉東、孫本見、鄭瑰璽、李國超、鮑古風、周晶、陳華、王銘海、鄭鐵兵、張煒、梁衛紅、陳艾、滿威、韓濤、任鳴、楊飛。 ![]() 參觀百米墻畫 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美術作品創作展是由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主辦。活動現場,隨著解說人員介紹令人震撼的百米墻畫作品展示在眾人眼前。文化墻以畫說大運河為背景,由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駐地藝術家王澤宇繪制。將北運河通惠河畔平津閘漕運碼頭周邊生態風景、千年古韻與水道兩側樓宇鱗次的時代風貌盡收其中。 ![]() 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薛杰致辭 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薛杰為活動致開幕詞,宣布為期兩個月的運河文化節美術作品創作展正式開幕。文旅部藝術發展中心領導和朝陽區新聯會領導致辭并對活動意義表示肯定。作為活動高潮,伴隨古箏伴奏。二十多名知名藝術家攜帶作品參展,藝術家代表暢談創作靈感,介紹運河文化和研究成果,并現場與領導填充“畫”字創作進行筆墨交流。 ![]() 高碑店文化園社區黨委書記張麗致辭 運河文化深遠悠長,此次作品展堅持貫徹首都文化功能定位,以藝術作品的形式展現大運河北京段的研究成果、歷史脈絡和對北京發展的貢獻等。從挖掘運河文化,宣傳運河文化再到進一步拓展文化推廣與經濟建設結合做出了創新和突破。 ![]() 朝陽區新聯會常務副會長郭天光致辭 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肩負文化挖掘,文化創新,文化宣傳使命,不斷開拓多種形式,拓展文、社、商創新結合的新模式。 ![]() 原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副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范揚視頻祝賀 除此之外,此次活動作為序曲,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計劃7月還將召開運河文化經濟論壇,促進文化推廣,社會治理與經濟建設相互融合。努力不斷挖掘運河文化,創新河道治理,通過藝術形式搭建橋梁。努力在文化交流,展覽展示,公共教育等各個方面銳意進取,取得更多成績。 ![]() 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駐地藝術家王澤宇致辭 ![]()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張培武致辭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8月20日。 ![]() 部分嘉賓合影 ![]() 青年古箏演奏家俞驍函現場表演 ![]() 青年歌唱家張麟妍演唱《我和我的祖國》 ![]() 開幕式現場嘉賓共同演唱《我和我的祖國》 部分嘉賓簽到 ![]() ![]() ![]() ![]() ![]() 參觀展覽 ![]() ![]() ![]() ![]() ![]() ![]() ![]() ![]() ![]() ![]() ![]() ![]() ![]() 部分展覽作品 ![]() ![]() ![]() ![]() ![]() ![]() ![]() ![]() ![]() ![]() ![]() ![]() |
注:© 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用于商業!
聲明:轉載或其他業務合作請聯系站長